十年奔跑,踏响全民健康节拍——马拉松运动引领一座城市的生活风尚

2025-10-29

夜幕低垂,水城河畔的风带着些许凉意,可步道上的身影却络绎不绝。赵娟擦了擦额头的汗珠,又迈开了脚步。几年前,她是除了上班就是蜷在沙发里刷手机的“宅女”,而现在,“每天跑一圈”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。“是朋友把我给‘拽’出来了。”她笑着说,“现在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,比吃什么保健品都管用。”

步履如飞,元气满满。 张三都 摄

bt, 量从过去的

旁边正在跑前拉伸的退休教师王建国接过话头:“健身哪需要讲大道理?跑起来之后,体检报告上的箭头少了,这就是最实在的好处。”

这样的对话、这样的改变,都与“六马”紧密相连。

从“观众”到“主角”: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

2013年首届“六马”时,林浩还只是挤在路边呐喊助威的观众。“看着跑者冲线时的笑脸,我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:这是我们自己的马拉松,我也想试试。”如今,这位企业职员已经连续八年完赛大众健康跑和欢乐跑,跑鞋换了五双,腰围也实实在在地缩了两圈。

胜利•呐喊。卢肇明 摄

“‘六马’从来不是专业选手的独角戏。”市全民健身中心负责人一语道破关键,多层次的参与渠道点燃了整座城市的热情。

用奔跑证明

开跑。黄蜀锦 摄

12 岁的张语桐和他爸爸在今年7月冲过欢乐跑终点时,小脸涨得通红却难掩兴奋:“刚开始跑的时候腿都软了,好想放弃,但爸爸说‘我们慢一点没关系,不停下来就好’。” 回忆起参赛的场景,她眼里闪着光,“冲过终点的兴奋比拿到玩具还开心,现在每周都盼着周末跑步。”

从“赛场”到“日常”:城市肌理的健康重塑

几年前, 彭玉曦

“六马”带来的改变,清晰地刻在了六盘水的城市脉络里。市中心城区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从过去的捉襟见肘,飙升至18.6个;150公里的健身步道如同毛细血管,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。市民跑步人口比例更是完成了从2.7%到17.9%的惊人跨越——奔跑,已然成为凉都人最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。

蓄势待发。王瑞刚 摄

不绝, 现在每周都

更令人惊喜的是,“六马”的效应早已溢出赛道,催生了“办一次赛、活一片区、兴一产业”的聚变。随着“候鸟式”迁徙、“随天气养生”等概念成为旅游行业热门词汇,六盘水凭借避暑游、康养游、乡村游等具有旅居特色的旅游活动,成为省内外游客避暑康养的首选。

“2018年夏天,我机缘巧合到六盘水来看亲戚,不承想从此被这里的夏天‘绊’住了脚步,被‘六马’的激情留在了凉都。2019年,还在六盘水买了一套房,随后每年都来六盘水避暑,还带家人参加‘六马’。”来自湖南的游客王珏说,现在她已经成了半个凉都人。

新的起点:让健康成为城市的底色

升级改造体, 六马, 跨越

一条赛道,串联起一座城市的健康密码。今年,六盘水将启动编制旅居城市发展规划,出台旅居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,在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、进一步提升旅居配套服务能力、多渠道拓展旅游市场等方面下足功夫,扩大“康养旅居到凉都”品牌影响力。

召之即来。高锡杰 摄

“六马” 用奔跑证明,体育赛事从来不是转瞬即逝的热闹,而是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的持久动力。站在新的起点,六盘水正循着清晰的蓝图继续前行:升级改造体育场馆与步道,开发 “六盘水全民健身” 数字平台,打造 10 分钟健身圈;衍生半程马拉松、景点越野跑等系列赛事,构建 “月月有赛事、周周有活动” 的新常态;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,让市民从 “动起来” 向 “科学动起来” 跨越。

从42.195公里的赛道延伸至城市大街小巷,从赛事瞬间的激情沉淀为日常习惯,“六马”用奔跑的力量引领了城市的生活风尚,让运动从赛事变成日常,让健康从被动追求成为主动选择。“六马”,早已超越了一场体育赛事,成为六盘水最鲜活、最闪亮的健康名片。

来源:微凉都

总监制:张丽

监   制:丁毅

编   审:彭玉曦 崔银平

责   编:岳阳

编   辑:李兴

服务热线

0512-6918475

© Copyright 2024 AYX·爱游戏「中国」官方网站_AYXSPORTS All Rights by 爱游戏

地址:天津市市辖区宝坻区大白庄镇
电话:0512-6918475